该展介绍了刘少奇从求学到革命中间经历的漫长而艰苦的求索过程。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热爱劳动,喜欢读书,求新上进。少年时期,他接受传统启蒙教育后,便走出老家炭子冲,到宁乡、长沙接受新式小学、中学教育。求学期间,他受到了先进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孙中山、黄兴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迪,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积极投身于反对袁世凯和驱逐湖南军阀汤芗铭的斗争。1919年他在长沙、北京、保定等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
刘少奇从湖南到北京再到上海,又远赴苏俄。1921年,他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矢志不移地求学求知探索,终于由一位乡村热血青年成长为献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先锋战士。
1922年春,刘少奇回国后,在上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后被派回湖南,担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在1922-1927年间,他主要从事工人运动,先后参与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上海“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武汉工人收回英租界的斗争,他以自己的英勇、才智和坚定的信念,很快成长为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
|